刺客信條大革命謀殺之謎科學之謎任務真兇為弗里森(菲森)教授,以下破案流程。
點擊查看>>>全謀殺之謎任務攻略<<<
謀殺之謎14.科學之謎
一、院子-線索:共6處
注:線索實質有7處。
1.尸體:(院子靠近墻邊)西蒙·馬塞爾教授渾身是血,臉和手都有嚴重的灼傷痕跡。除此之外,他的臉上還有許多玻璃碎片。
2.有血的圣經:(尸體頭部前方)一本屬于圣康姆教堂(位于富爾街49號)的圣經。書的前面幾頁有一個血手印,書里還有一段潦草的手寫文字:“馬塞爾先生,快悔過吧,在你還活著的時候悔過吧。”
3.萊昂內爾·維拉的測驗:(尸體附近的仲有小果子的花圃中)萊昂內爾的化學測驗,近乎滿分。
4.皮耶·西穆尼的測驗:(靠近墻邊的花圃旁)皮耶的化學測驗沒通過。不過最下面寫了一行字:“我們應該再來談一次,這應該是最后一次了,不可以失敗,快來找我。”
5.血跡:(地上延伸至課室的一條血跡)一道血跡,因為干掉了所以看起來呈現暗棕色。
6.學生皮耶·西穆尼:(血跡末端位置)皮耶不太喜歡馬塞爾教授,因為馬塞爾太嚴格了,皮耶認為與馬塞爾教授公用一個辦公室的弗里森教授得知馬塞爾教授死了,弗里森會很高興。
7.學生萊昂內爾·維拉:(血跡末端)萊昂內爾也同意皮耶的說法—馬塞爾教授是一個很嚴格的人。但是馬塞爾內心是很善良的,因為他經常開導學生,而且還抽課余時間給學生補課。
二、教堂-線索:共2處
1.卡里甫神父:(帶有雕塑的噴泉前)牧師認為馬塞爾教授正在教導眾人褻瀆神明(科學質疑教派),牧師希望馬塞爾教授死后能在魔鬼面前下跪。
2.助祭:(教堂閘門左側)助祭常常聽到馬塞爾教授和卡里甫神父在街上吵架。另外助祭有印象就是每晚他途徑學院,都發現教書的教授都很晚收工。
三、學校-線索:共5處
1.砸破的瓶子:(教壇西面地板上)瓶子因為爆炸而碎裂。
2.校工:(所有課桌的中央)校工懷疑是馬塞爾教授的實驗出了差錯,才會導致這么亂,校工也認為馬塞爾教授是一個好人,馬塞爾經常親自把可是打掃得干干凈凈。而校工也說起了與馬塞爾共用辦公室的弗里森教授,校工感覺弗里森跟馬塞爾差別太大,甚至兩人就是互為對立面。
3.課程規劃:(教壇上)“今天的實驗內容:將硫酸混合乙醇來制造乙醚這種化合物,這是一種在進行外科手術時非常實用的麻醉劑。重點:請各位千萬不要混合乙醇和硝酸,不然會產生爆炸反應。”
4.化學用的試管:(教室一角的書柜旁)這張桌子上擺了多種化學藥劑,標簽寫著“乙醇”或“硫酸”,不過有一個最大的瓶子有點怪異,上面的“硫酸”標簽是重新貼上的,而且沒貼好。
5.弗里森教授(菲森教授):(教室一層北門前)弗里森教程承認自己與馬塞爾教授共用辦公室,雖然兩人意見不合,但是弗里森表示兩人是好朋友。
四、臥房-線索:共2處
1.《預兆》期刊:(床鋪右側)這本期刊內有一篇由馬塞爾教授發表的論文,他支持安托萬·羅倫·拉瓦錫針對燃燒時需要燃素的理論。看來他對同樣支持燃素理論的弗里森(菲森)教授提出質疑。
2.鑰匙:(深藍色棉被的床鋪左側地板上)一支掛了“辦公室”標簽的鑰匙。
五、辦公室-線索:共3處
1.化學藥劑列表:(幾幅墻畫下方的地磚上)這張手寫的清單上面列出的化學藥劑,應該是當天課程使用的鹽酸、硫酸、電子稱、玻璃試管。硫酸應密封。
2.紙片:(掛衣架下方)一張紙片,上面寫了多種字體的“硫酸”。
3.宣告文字:(辦公桌與書柜之間的地板上)這是馬塞爾教授寫下的宣告文字:“我以前也許是個無視邏輯的年輕人,盲目跟隨教會并任其宰割。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開始接受科學,科學也讓我從永恒的無知之中解脫。”
六、結案陳詞
1.馬塞爾教授是在硫酸混合乙醇的實驗時發生爆炸,爆炸將馬塞爾教授的身體大面積燒傷,當他痛苦爬到院子時就斷氣了。
2.這場爆炸并非意外,在教室當中那樽剛更改硫酸標簽的瓶子可以得知是有人蓄意將硫酸換成硝酸,從教壇的課程計劃中可以了解到,一旦硝酸與乙醇混合就會發生劇烈的爆炸。
3.而臥室的《預兆》期刊可以了解到馬塞爾教授曾在期刊當中抨擊過弗里森(菲森)教授,正因為兩人有很多地方都有著矛盾,加以兩人對科學都有著不同的己見,所以就促成弗里森(菲森)教授實行殺害馬塞爾教授的動機。
4.真兇:弗里森(菲森)教授